前言
各行各业选择消泡剂都有自己特定的需求标准,有些尤其注重外观,有些则更注重消泡或者抑泡性能。然而,在测试方式上,往往只选择单一或不合适该标准的方式来判断消泡剂的综合表现,从而可能错过了适配自己应用环境的较优选择。
常见误区和疑问?
- 常用的水溶液来观察消泡剂的分散性是决定性因素吗?
- 漂油和沉淀是一样的表现吗?沉淀多代表相容性一定差吗?
- 特殊环境中,例如耐高温需求,如何更好地比较判断消泡剂的品质?
- 即时消泡速度和持久抑泡性是可以兼顾的吗?
本文将帮你梳理选择消泡剂的测试流程和评估方式。
(消泡剂测试评估流程图)
通常,根据外观要求、效率要求和成本要求,消泡剂分别有3个重要的特性指标:分散性 (相容性)、消泡速度(即时)和持久抑泡性。买家可根据需求,来选择相应的测试方式:
- 例如,当只关心外观时可选择分散性测试;针对消泡速度采用震荡法或鼓泡法;持久抑泡性通过高频率的震荡法或循环鼓泡法。
- 如果期望寻求的是多种需求维度的互相平衡,则需要通过以下一系列的方式来得出综合评估。
- 注:分散性测试只针对乳液型消泡剂,醇类醚类型等消泡剂无需进行分散性测试,可直接进行消抑泡测试。
消泡剂测试评估方式
A. 分散稳定性测试 (相容性测试)
I. 误区一:单凭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表现判断消泡剂的品质
水溶液中的分散性测试,虽然简单便捷,但是有些消泡剂能在体系液中相比水更好地分散,而单凭水溶液中的表现并不绝对代表其在体系液中的表现。所以,严谨地来说,采用体系液中的相容性测试更直接、准确,具有实际意义。
II. 观察评估标准: 先排除漂油,再观察沉淀
一般来说,漂油少,即油相析出越少,消泡剂的分散稳定性越佳。所以,无论有无沉淀,第一步可先剔除漂油多的产品。
漂油的表现:
1)杯壁:观察烧杯壁有无油迹附着,有油迹析出表示消泡剂稳定性较差;
2)液面:有无明显漂浮物或者絮状物
3)长期放置观察:漂油或漂浮多品质一定不佳;水溶液中有沉淀则需进一步测试观察。
III. 误区二:有沉淀则分散稳定性一定差
第二步,在同样漂油少,或无漂油的情况下,如在水溶液中表现有沉淀,并不能因此直接判断其分散稳定性差。这是由于沉淀物为乳液微粒,沉淀通常为正常情况,并非油相析出(漂油),搅拌以后可以重新分散,所以需要进一步在体系液中观察测试结果。
通过了漂油评估后,在相同体系液中,可以选择相对沉淀更少的产品,剔除产生大量沉淀物的型号。
B. 特殊环境要求 - 耐高温测试
如果环境有耐高温的需求,可以通过煮沸的方式来观察破乳与否。一般破乳表现为两种形态:液态和胶状物。
判断依据:
1)随时间增加,破乳通常为常见情况,破乳量越少越好;
2)如无法观察到明显破乳,则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来进一步观察析出物来进行对比。例如下图:
C. 消泡速度对比测试与持久抑泡性对比测试
区别:消泡速度对比测试,旨在测试短时间内的初期消泡速度,采用的震荡式次数一般在100次以下;
持久抑泡性测试意在测试一定时间之后,消泡剂在该时间点的消泡用时对比,震荡法一般需达到500-1000次。
误区三:同时追求完美的即时消泡速度和持久抑泡性
即时消泡速度和持久抑泡性是一对此消彼长的负相关特征,鱼与熊掌,不可兼得。买家可根据自身需求,通过两种测试数据结果来选取最适合自身环境的平衡点。
总结:相对性是消泡剂的一大特征,采用对应的测试方法和综合性的评估标准,选择适合自身环境和需求的才是“最优的选择”。